中国古代妇女注重妆饰,发型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。从汉代起,中国女性就有盘髻、发髻等各种髻式,而随着时代和地区不同,古代女性的发型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色。
唐朝时期,李白便有“绿鬓红颜依旧”的诗句描写。唐朝女性谢道韫在名剧《长恨歌》中更是有一番惊艳之举:约定情人杜严到夜关山头,她不慎滑倒,发丝散落在石上,登山后重新接成发髻,细致入微,华美无比。
宋元时期,女性们是以“扁脑”、“撮髻”等发型为主,以突出文人高雅气质。明清时期则流行发髻高挑的“双鬏髻”和“大鬏髻”,妆容更是繁琐,演变成了世所瞩目的雕花头。
如今,古装剧中的古装发型备受关注,诸如又高、团子头、河东狮吼等独特发型始终流传至今,成为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环。
发型是女性外貌中最能够体现心情的一部分,古代女性用发型来表达自己的文化、美学和女性身份观念。深入地挖掘古时发型文化中的视觉美学和文化内涵,已成为古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。